沁园春 · 次韵王尹赋东岩

· 周权
娲皇补天,遗石两拳,几千仞兮。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世窄三千,天高尺五,日月低躔东复西。人间世,听晨昏钟鼓,撼半空雷。 登临纱帽棕鞋。豁云梦、胸襟一快哉。想醉倚高寒,飞仙可挟,清游纪胜,俗子难梯。把酒乾坤,笑谭今古,崖藓摩挲认旧题。九关近,便骖鸾高举,云气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娲皇:即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中补天的人物。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七尺或八尺。
  • :裂缝,缝隙。
  • 浮屠:佛塔。
  • 卓锡:高耸,挺立。
  • :天体运行的轨迹。
  • 骖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仙人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女娲补天时,遗留下两块巨石,高达数千仞。它们如同苍龙般劈开峡谷,裂缝仿佛与天际相连,佛塔高耸,寺庙依傍云雾而建。世界虽小,天空却高远,日月在其间低低地运行,从东至西。在这人间,只能听到晨昏的钟鼓声,如同半空中的雷鸣。

穿着纱帽和棕鞋登临此地,豁然开朗,云梦般的胸怀顿时畅快。想象着醉倚在高寒之地,仿佛能与飞仙相伴,清雅的游历胜过俗世,凡人难以企及。举杯对饮天地,谈笑古今,抚摸着崖壁上的苔藓,辨认着旧时的题字。近在咫尺的九重天关,便乘着骖鸾高高飞起,云气缭绕。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女娲补天遗石的神话景象,通过对比人世与天界的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对高耸的佛塔、云雾缭绕的寺庙以及日月运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天界高远、神秘的想象。结尾处,作者借骖鸾高举、云气徘徊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渴望超越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愿望。

周权

元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