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二月初四日夜半后梦中作

春寒每恨花开早,春暖何妨花较迟。 休为玉人惊老去,春寒春暖总相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巳年: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查证。
  • 耶律铸:元代诗人,耶律楚材之子。
  • 玉人:此处指美人,比喻花。
  • 老去:此处比喻花的凋谢。

翻译

在春寒时节,总是担心花儿开得太早,而在春暖之时,又觉得花儿晚些开放也无妨。不必为了美人般的鲜花因春寒而惊恐其过早凋谢,无论是春寒还是春暖,花儿的开放总是恰到好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春寒与春暖对花儿开放的不同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诗中“春寒每恨花开早,春暖何妨花较迟”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花儿命运的关切,又透露出对自然节奏的尊重。后两句“休为玉人惊老去,春寒春暖总相宜”则进一步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自然流转的接受与欣赏,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