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庵所藏佛牙

旃檀奁里贮灵牙,来自中天尊者家。 瑩色冷侵秋夜月,真光明射晚晴霞。 本同舍利原无别,疑是金刚事有差。 犹忆广长舌左右,嚼咀风雨震雷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旃檀(zhān tán):一种香木,常用于制作佛像或佛具。
  • 灵牙:指佛牙,佛教中认为佛牙具有神圣的意义。
  • 中天尊者:指佛教中的高僧或佛。
  • 瑩色(yíng sè):光亮透明的颜色。
  • 舍利: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的遗骨,被认为是圣物。
  • 金刚:佛教中的护法神,象征坚固不坏。
  • 广长舌:佛教中形容佛陀说法时的舌头,象征能说遍一切法。
  • 嚼咀(jiáo jǔ):咀嚼,这里比喻深入理解佛法。
  • 震雷车:比喻声音响亮,如同雷声。

翻译

在旃檀木制的小盒中珍藏着神圣的佛牙,它来自天上的尊者之家。这佛牙的光泽冷冽如秋夜的月光,真实的光芒闪耀如同晚霞。它与舍利本质相同,没有区别,可能是金刚的事迹有所不同。还记得佛陀用广长舌左右说法,深入咀嚼佛法,声音如同风雨中的雷车般震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佛牙的神圣与庄严,通过“旃檀奁里贮灵牙”和“瑩色冷侵秋夜月”等句,展现了佛牙的珍贵与光辉。诗中“本同舍利原无别”一句,强调了佛牙与舍利的神圣性相同,而“疑是金刚事有差”则暗示了佛牙的特殊地位。结尾的“嚼咀风雨震雷车”生动地描绘了佛陀说法的场景,表达了佛法深奥与震撼人心的力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佛牙的神圣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耶律铸

元义州弘政人,字成仲,号双溪。耶律楚材子。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父卒,嗣领中书省事,上言宜疏禁网,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宪宗攻蜀,诏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书左丞相,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加光禄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后坐事罢免,徙居山后。卒谥文忠。有《双溪醉隐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