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释氏:指佛教。
- 禅经律论:佛教的四大部类经典,分别是禅宗、经宗、律宗和论宗的经典。
- 儒家:指儒家学派。
- 传记诗书:指儒家经典中的传记、诗经和书经。
- 老君:指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 三六部真符:道教中的符咒,这里泛指道教的经典和实践。
- 止论:只讨论。
- 一心两字:指“一心”,即心无旁骛,专注于一点。
- 了得:明白,领悟。
- 一明心地:指心地的明澈,即心灵的清明。
- 土苴:泥土和草芥,比喻无用之物。
- 忘形忘气:指超越形体和气息的束缚。
- 总归虚:最终归于虚无。
- 实非譬喻:不是可以用比喻来说明的。
翻译
佛教的禅宗、经宗、律宗和论宗,儒家的传记、诗经和书经,以及道教老子的三六部真符,都只是讨论“一心”这两个字。 一旦明白了心地的明澈,其他的无用之物就不必再去追求。超越形体和气息的束缚,最终归于虚无,这种境界不是可以用比喻来描述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佛教、儒家和道教经典的简要提及,强调了“一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宗教或哲学体系,其核心都是追求心灵的清明和专注。一旦达到了这种境界,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最后,作者指出这种境界是超越言语和比喻的,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来领悟。整首词简洁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