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年:壮年,成年。
- 否德:不德,指德行不佳。
- 调鼎鼐:比喻治理国家。
- 微才:小才,谦辞,指自己的才能不高。
- 典玑衡:掌管天文历法。
- 姜望:即姜太公,周朝开国功臣。
-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孔明(诸葛亮)的故乡。
- 孔明:即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玉泉:地名,这里指美好的居住环境。
翻译
壮年时学习道法难以成功,却在中原意外地赢得了名声。 自知德行不佳,惭愧于治理国家,才能微薄,不敢掌管天文历法。 谁知东海深处潜藏着像姜太公那样的人才,正如同南阳之地能孕育出孔明这样的智者。 收拾起琴书,准备归隐,选择在玉泉这样的佳境中安度晚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耶律楚材对自己学道不成、才德不足的自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丁年学道”与“浪播名”的对比,以及对“否德”与“微才”的自省,体现了作者的谦逊与自知之明。后两句以姜望和孔明为喻,暗示自己虽不才,但仍怀有为国家出力的愿望。最后,收拾琴书归隐玉泉,则流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
耶律楚材的其他作品
- 《 题古并覃公秀野园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谢西方器之赠阮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赠万松老人琴谱诗一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和平阳张彦升见寄 》 —— [ 元 ] 耶律楚材
- 《 弹秋宵步月秋夜步月二曲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 —— [ 元 ] 耶律楚材
- 《 西域和王君玉诗二十首 》 —— [ 元 ] 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