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
秋阳杲杲溪流竭,井上辘轳声不绝。银河斜转玉绳低,心苦惟忧稻田裂。
边雁南来人未归,蛾眉颦蹙筋力微。绕床百丈哀音动,树搅西风梧叶飞。
蟋蟀悲吟肠欲断,蒹葭露白秋将半。田家祗望晚禾登,奈何今岁逢秋旱。
君不见早晚班师舞干羽,皇天应降洗兵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杲杲(gǎo gǎo):形容阳光明亮。
- 辘轳(lù lú):古代提水工具,用于从井中提水。
- 银河斜转:形容夜空中的银河斜挂,暗示时间已晚。
- 玉绳:指天河,即银河。
-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的眉毛,此处指女子。
- 颦蹙(pín cù):皱眉头,表示忧愁。
- 筋力微:力气微弱。
- 百丈:形容声音悠长。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祇(zhǐ):只,仅仅。
- 班师:军队撤回。
- 干羽:古代舞蹈中使用的道具,干为盾,羽为鸟羽,代表和平。
- 洗兵雨:传说中的雨,能洗净兵器,象征和平。
翻译
秋天的阳光明亮照耀,溪水却已干涸,井上的辘轳声不断。夜空中的银河斜挂,玉绳(银河)低垂,心中忧虑稻田因干旱而裂开。
边疆的雁南飞,人还未归,女子皱着眉头,力气微弱。绕床的哀音悠长,西风中梧桐叶纷飞。
蟋蟀的悲鸣让人心碎,芦苇上的露水已白,秋天已过半。田家只盼望晚稻成熟,但今年却遭遇秋旱。
你不见早晚军队撤回,舞动干羽,皇天应会降下洗净兵器的雨,带来和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干旱的景象,通过辘轳声、银河斜挂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稻田干裂的忧虑。诗中女子皱眉、蟋蟀悲鸣等细节,加深了秋日的凄凉氛围。结尾的“班师舞干羽”和“洗兵雨”则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周巽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观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