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楚

· 周棐
楚甸荒凉旧镇微,春来渐觉思依依。 故乡兵后今谁在? 游子江南恨独归。 长路关心闻过雁,孤城回首见斜晖。 家人十载伤离别,芳草閒堂静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甸:楚地的郊野。
  • 荒凉:形容地方偏僻荒芜。
  • 旧镇:旧时的城镇。
  • 依依:形容情感上的留恋不舍。
  • 故乡:家乡。
  • 兵后:战乱之后。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 恨独归:遗憾地独自归来。
  • 长路:漫长的旅途。
  • 关心:挂念,担忧。
  • 过雁:飞过的雁群,常用来象征消息或远方的思念。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
  • 斜晖:夕阳的余晖。
  • 家人:家庭成员。
  • 十载:十年。
  • 伤离别: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 芳草:香草,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閒堂:空闲的厅堂。
  • 静掩扉:静静地关着门。

翻译

楚地的郊野荒凉,旧时的城镇已显衰微,春天来临,我渐渐感到思绪依依不舍。 家乡经历了战乱,如今不知还有谁在那里? 我这个游子,在江南遗憾地独自归来。 漫长的旅途中,我挂念着家乡,听到飞过的雁群,孤立的城池后,我看到了夕阳的余晖。 家人十年来因离别而感到悲伤,春天的香草覆盖着空闲的厅堂,静静地关着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春天归乡时的心情。诗中,“楚甸荒凉”与“旧镇微”描绘了家乡的衰败景象,而“春来渐觉思依依”则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留恋。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过雁”、“斜晖”等意象,传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挂念和对旅途的孤独感受。结尾的“芳草閒堂静掩扉”则以静谧的画面,暗示了家人对游子归来的期盼与等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复杂情感和对归途的无奈。

周棐

元四明人,字致尧。尝为宣公书院山长。善诗。有《山长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