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复云松老人华阳巾歌

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 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人间绯紫揎,已蜕风中蝉,脱巾漉酒东篱边。吴淞老褐来贺我,倒冠共醉春风前。 我歌此歌君拍手,东壶西阆开洞天,洞天之鹤为我双回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獬豸 (xiè zh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是非曲直。
  • 鵔鸃 (jùn yí):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勇武。
  • 董宣:东汉时期的名臣,以刚直不阿著称。
  • 绯紫揎 (fēi zǐ xuān):指华丽的官服。
  • 漉酒 (lù jiǔ):过滤酒。
  • 东篱:指陶渊明《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居生活。
  • 吴淞老褐:可能指一位名叫吴淞的老人,褐衣象征朴素。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山洞,也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翻译

你可曾听说獬豸不识字,却能高柱削铁般坚硬,白简上谁能分辨贤与不贤? 又可曾听说鵔鸃偏爱武力,高屋压在虎肩上,五种兵器不理会,长眠不醒。 铁崖老者我狂放不羁,头颈坚硬如董宣。小巾模仿子夏,正是要传遍江东。 人间华丽的官服,已如风中蝉蜕,脱下巾帽在东篱边滤酒。吴淞的老者穿着褐衣来祝贺我,我们倒戴着冠帽,在春风中共醉。 我唱这首歌,你拍手称赞,东边的壶和西边的阆都开启了洞天,洞天中的鹤为我们双双回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獬豸和鵔鸃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铁崖老狂者”的自喻,显示了作者的豪放不羁和坚持原则的性格。后文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如“脱巾漉酒东篱边”,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