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飞卿

三百周诗出圣门,文为枝叶性为根。 不忧师说无匡鼎,但喜吾宗有巨源。 我自般溪移历下,君从汝海到东原。 东原历下风烟接,来往时时得细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百周诗:指《诗经》,共三百零五篇,这里取其整数。
  • 圣门:指孔子及其学派。
  • 匡鼎:指匡衡,西汉经学家,以讲解《诗经》著称。
  • 巨源:指山涛,西晋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这里比喻杨飞卿。
  • 般溪:地名,在今浙江省。
  • 历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
  • 汝海:指汝水,在今河南省。
  • 东原:地名,在今山东省。

翻译

《诗经》三百篇出自圣人门下,文学如同枝叶,品性则是根本。 不必担忧没有像匡衡那样的老师传授,只欣喜我们宗族中有你这样的杰出人才。 我从般溪迁移到历下,你从汝海来到东原。 东原与历下风土相连,我们往来时常能细细讨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杨飞卿的才华与品德,将其比作西晋文学家山涛,显示出对其深厚的敬意。诗中提及《诗经》与圣门,强调了文学与品性的重要性。后两句通过地理迁移的对比,表达了与杨飞卿的深厚情谊和学术交流的愉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学术交流的向往。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