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纪事
今日稍清适,独出城西村。
感时经丧乱,风物异郊原。
林摧见平陆,寺破留颓垣。
高亭化莽墟,华屋成蔬园。
徘徊在中路,偶听农老言。
新苗未入土,苗草日已蕃。
丁男赴徵调,期令集辕门。
况乃乏牛力,辛苦难具论。
我闻增惨怆,无策拯元元。
身老不能耕,焉敢饫盘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稍:稍微。
- 清适:清静舒适。
- 丧乱:战乱。
- 风物:风景和物品,指地方特色。
- 摧:摧毁。
- 平陆:平坦的土地。
- 颓垣:倒塌的墙壁。
- 莽墟:荒废的遗址。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蔬园:菜园。
- 徵调:征召和调遣。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乏:缺乏。
- 牛力:牛的劳动力。
- 惨怆:悲伤。
- 元元:百姓。
- 饫:饱食。
- 盘飧:饭菜。
翻译
今天我稍微感到清静舒适,独自一人走出城西的村庄。感慨时代经历战乱,郊外的风景和物品都与往日不同。树林被摧毁,露出了平坦的土地;寺庙破败,只剩下倒塌的墙壁。高高的亭子变成了荒废的遗址,华丽的房屋变成了菜园。我在中途徘徊,偶然听到农夫老人的话。新苗还未种入土中,杂草却日益茂盛。壮丁被征召去服役,命令他们聚集在军营门口。何况还缺乏牛的劳动力,辛苦难以言说。我听后感到更加悲伤,没有办法拯救百姓。我自己老了不能耕种,又怎能安心吃饱饭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城西村庄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废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百姓苦难的深切感慨。诗中,“林摧见平陆,寺破留颓垣”等句,以具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乱的破坏力,而“我闻增惨怆,无策拯元元”则直抒胸臆,传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无力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