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仪伯参政见和郊字韵诗复用韵叙谢二首

· 虞集
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 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 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 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游宫沼凤游郊:形容宫殿的宏伟与郊外的广阔,龙和凤分别象征皇权和吉祥。
  • 通水明堂不剪茅:明堂是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通水可能指明堂前的水道,不剪茅表示其简朴自然。
  • 绵蕝草仪三日具:绵蕝(mián jué)指细密的草席,草仪指用草编织的礼仪用品,三日具表示短时间内准备齐全。
  • 大亨飨帝五云交:大亨指盛大的宴会,飨帝指宴请天子,五云交形容宴会的盛况。
  • 执舆已信神为马:执舆指驾驭车辆,信神为马表示对神灵的信赖如同驾驭神马。
  • 和鼎宁容祝代庖:和鼎指调和鼎中的食物,宁容祝代庖表示宁愿让祝(古代掌管祭祀的官)代替庖人(厨师)来调和食物,以示尊重。
  • 八月凉风张乐地:八月凉风指秋天的凉爽,张乐地指举行音乐宴会的地方。
  • 颂声洋溢播云巢:颂声指赞美的歌声,洋溢指充满,播云巢形容歌声高远,传到云端。

翻译

龙在宫中的池塘游弋,凤在郊外自由飞翔,明堂前的水道清澈,不剪茅草显得自然简朴。细密的草席和草编的礼仪用品,在短短三天内准备妥当,盛大的宴会宴请天子,五色云彩交相辉映。驾驭车辆如同信赖神马,宁愿让掌管祭祀的官代替厨师来调和食物,以示尊重。八月秋风送爽,音乐宴会的地方充满欢声笑语,赞美的歌声高远,仿佛传到了云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宫廷的盛况和礼仪的庄严,通过龙凤、明堂、宴会等意象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神圣。诗中“龙游宫沼凤游郊”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传达出对皇权的赞美和对神灵的敬畏。末句“颂声洋溢播云巢”则以高远的意境,表达了宴会中欢乐祥和的氛围和对美好生活的颂扬。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