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鸣声。
- 戎马:指战马。
- 升虚:登上高处。
- 笳:古代一种管乐器,常用于军中,声音凄凉。
- 惨不舒:心情沉重,不舒畅。
- 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插有羽毛表示紧急。
- 沙田:沙质的田地。
- 生黍:生长着黍子(一种粮食作物)。
- 洛下贾生:指洛阳的贾谊,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 献策:提出建议或计策。
- 玉阶除:指皇宫的台阶。
翻译
风声和马鸣声中,我曾登上高处,壮士吹奏的笳声凄凉,心情沉重。 关外的紧急军情文书在三月里频繁传递,道旁的茅舍已有百年历史。 沙质的田地在雨后仍然生长着黍子,河水的冰已经消融,不妨碍捕鱼。 洛阳的贾谊仍然在献策,清晨时分,他站在皇宫的台阶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边疆的荒凉景象和紧急的军事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萧萧戎马”和“笳声凄凉”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苍凉与战士的悲壮。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结尾提到贾谊献策,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贤才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