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野鸭

· 虞集
江南水退秋光浅,风柳参差万丝捲。 鸳鸯在梁凫在渚,荡荡扁舟去家远。 千艘转海古长策,白粲连江动秋色。 断蒲折苇野水阔,烂烂明星且将弋。 翠盘擎露夜深寒,玉色亭亭落月残。 太液池头黄鹄下,梦中曾见画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柳塘:栽植柳树的池塘。
  • 野鸭:这里指鸳鸯和凫,都是水鸟。
  • 风柳:被风吹动的柳树。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万丝捲:形容柳枝像丝一样卷曲。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对生活,比喻恩爱夫妻。
  • 在梁:在桥上或堤坝上。
  • :一种水鸟,俗称野鸭。
  • 在渚: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 扁舟:小船。
  • 白粲:指白米。
  • 断蒲折苇:形容蒲草和芦苇被折断,景象荒凉。
  • 烂烂:明亮的样子。
  • 明星:明亮的星星。
  • :用带绳子的箭射鸟。
  • 翠盘:形容荷叶。
  • 擎露:托着露水。
  • 玉色:形容荷花颜色洁白如玉。
  • 亭亭:形容荷花挺拔。
  • 太液池:汉代宫中的池名,这里泛指宫廷中的池塘。
  • 黄鹄:一种大鸟,传说能一飞千里。

翻译

江南的水退去后,秋天的景色显得浅淡,风吹动着柳树,万条柳丝像丝一样卷曲。鸳鸯在桥上,野鸭在水中的小岛上,小船轻轻荡漾,离家越来越远。成千上万的船只穿越大海,是古老的长策,白米连成一片,映动着秋天的景色。蒲草和芦苇被折断,野水显得更加宽阔,明亮的星星闪烁,我将用带绳子的箭射鸟。荷叶托着露水,夜深时寒冷,荷花洁白如玉,挺拔地落在残月之下。太液池上,黄鹄飞下,梦中我曾见过这样的景象,仿佛在画中看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秋天的景色,通过柳树、鸳鸯、野鸭、小船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风柳参差万丝捲”形象地描绘了风吹柳树的景象,而“鸳鸯在梁凫在渚”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后半部分通过“白粲连江动秋色”和“断蒲折苇野水阔”等句,进一步以秋色和野水为背景,烘托出一种辽阔而又凄凉的氛围。结尾的“太液池头黄鹄下,梦中曾见画中看”则带有一种梦幻般的色彩,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