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农篇

今日当假我,县守初出郭。 出郭到谁家,田父有新约。 桑阴抽扊扅,石畸渡略彴。 田父喜我来,酾酒出杯杓。 招来道上氓,卖刀买黄犊。 水南架鱼梁,水北筑稻屋。 十分麦上场,两番蚕上箔。 永愿吏不妖,重愿岁不恶。 呼妇杀黄鸡,重话田间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劭农:鼓励农业生产。
  • 假我:借给我,这里指借用官府的权力或名义。
  • 县守:县的长官,即县长。
  • 出郭:离开城郭,即出城。
  • 田父:老农。
  • 扊扅(yǎn yí):门闩。
  • 石畸(jī):石堆。
  • 略彴(zhuó):小木桥。
  • 酾(shāi)酒:斟酒。
  • 杯杓(sháo):酒杯和勺子,这里指酒具。
  • 氓(méng):百姓,这里指农民。
  • 黄犊:小黄牛。
  • 鱼梁:捕鱼的设施。
  • 稻屋:存放稻谷的仓库。
  • 两番蚕上箔:两次蚕茧收获。
  • 妖:这里指不祥之事。
  • 岁不恶:年成不坏,即丰收。
  • 重话:再次谈论。

翻译

今日我借用官府的名义,县长初次出城。出城后到了谁家?老农有新的约定。在桑树阴下抽出门闩,穿过石堆渡过小木桥。老农欢喜我来访,斟酒拿出酒具。招来路上的农民,卖掉刀具买回小黄牛。水南边架设捕鱼设施,水北边建造稻谷仓库。十分麦子已经上场,两次蚕茧收获。永远希望官吏不带来不祥之事,再次希望年成不坏。叫来妇人杀黄鸡,再次谈论田间的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县长出城鼓励农业生产的情景,通过与老农的互动,展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和农民的喜悦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桑阴、石畸、略彴等,生动地勾勒出了田园风光。同时,通过农民卖刀买犊、架鱼梁、筑稻屋等细节,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