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甘允从寄海东白纻

· 虞集
海国綀衣雪色明,寄将千里见高情。 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 江露满船歌醉起,炉烟携袖忆诗成。 秋风游子偏愁予,谁采芙蓉共晚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綀衣: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
  • 海国:指沿海地区。
  • 寄将:寄送。
  • 高情:高尚的情怀。
  • :穿着。
  • 野鹤:野生的鹤,比喻隐士或闲适之人。
  •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常用来象征自由或隐逸的生活。
  • 江露:江面上的露水。
  • 歌醉:醉酒唱歌。
  • 炉烟:炉火升起的烟雾。
  • 忆诗成:回忆起自己创作的诗。
  • 秋风游子:秋风中的游子,指漂泊在外的旅人。
  • 愁予:使我感到忧愁。
  • 采芙蓉:采摘荷花。
  • 晚晴:傍晚的晴朗天气。

翻译

海边的苎麻衣洁白如雪,千里迢迢寄来,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穿上它,与野鹤相伴,显得十分和谐;走近沙鸥,也不会惊扰它们。 船上满是江露,醉后高歌;炉烟袅袅,回忆起自己创作的诗篇。 秋风中的游子让我感到忧愁,谁会采摘荷花,与我共享这傍晚的晴朗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收到远方寄来的海国綀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诗中,“著随野鹤浑相称,行近沙鸥亦不惊”描绘了诗人穿着綀衣时的自在与和谐,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秋风中的游子形象与采芙蓉的愿望相互映衬,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