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司北轩外新竹房
高人例爱竹,居必置左右。
此君有雅操,凛凛岁寒后。
黑水埋荒烟,川阔多胤胄。
楚山昏瘴雨,石罅挺纤瘦。
风俗视樵苏,斤斧莫恕宥。
莲幕地深严,得所逾静秀。
青苔春雨足,黄壤潜阳透。
瑶桢扑霜粉,稚子解衣绣。
羲伯歌朱华,新绿郁滋茂。
群贤赞威德,堡障息烽候。
北轩洒苍雪,饮奕破清昼。
我本性介特,礼法以自囿。
行年涉强仕,怀玉贾不售。
何用羡此君,更积文行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人:指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
- 例爱竹:通常喜爱竹子。
- 雅操:高雅的品行。
- 凛凛:严肃、庄重的样子。
- 岁寒后:指在严寒之后依然坚韧不拔。
- 黑水:指深色的水流。
- 埋荒烟:被荒凉的烟雾所覆盖。
- 川阔:河流宽阔。
- 胤胄:后代,这里指竹子的后代。
- 楚山:指楚地的山。
- 昏瘴雨:昏暗的瘴气雨。
- 石罅:石缝。
- 挺纤瘦:挺拔而细长。
- 樵苏:砍柴的人。
- 斤斧:斧头,这里指砍伐。
- 莫恕宥:不可宽恕。
- 莲幕:指竹林。
- 地深严:地方幽深而严肃。
- 青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植物。
- 春雨足:春雨充沛。
- 黄壤:黄色的土壤。
- 潜阳透:阳光透过。
- 瑶桢:指竹子。
- 扑霜粉:覆盖着霜粉。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解衣绣:脱下衣服绣花。
- 羲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指文人。
- 歌朱华:歌颂红色的花朵。
- 新绿:新长出的绿色植物。
- 郁滋茂:茂盛。
- 群贤:众多贤人。
- 赞威德:赞美威严和德行。
- 堡障:堡垒和屏障。
- 息烽候:停止战争的迹象。
- 北轩:北面的房间。
- 洒苍雪:洒落如苍雪。
- 饮奕:饮酒下棋。
- 破清昼:打破清静的白天。
- 性介特:性格独特。
- 礼法以自囿:被礼法所限制。
- 行年:经历的岁月。
- 涉强仕:涉足官场。
- 怀玉贾不售:怀揣着美玉却卖不出去。
- 此君:指竹子。
- 更积文行富:更加积累学问和品行。
翻译
品德高尚的人通常喜爱竹子,居住时必定将竹子置于左右。这些竹子具有高雅的品行,即使在严寒之后也显得庄重而坚韧。深色的水流被荒凉的烟雾所覆盖,宽阔的河流旁有许多竹子的后代。楚地的山在昏暗的瘴气雨中,石缝中挺拔出细长的竹子。砍柴的人视竹子为常物,斧头不会宽恕它们。竹林之地幽深而严肃,竹子得以安然生长,更加静秀。春雨充沛,青苔茂盛,黄色的土壤中阳光透射。竹子覆盖着霜粉,幼小的孩子脱下衣服绣花。文人歌颂红色的花朵,新长出的绿色植物茂盛。众多贤人赞美威严和德行,堡垒和屏障停止了战争的迹象。北面的房间洒落如苍雪,饮酒下棋打破清静的白天。我性格独特,被礼法所限制。经历的岁月已涉足官场,怀揣着美玉却卖不出去。何须羡慕这些竹子,我更应积累学问和品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雅品行和坚韧精神的向往。诗中,“高人例爱竹”一句即点明了竹子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而“此君有雅操,凛凛岁寒后”则进一步以竹子的坚韧不拔来比喻高洁的人格。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与竹子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自省和自我激励的情感,显示了作者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积累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体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