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茶榜
东方有一士,来作木庵客。
尝观贝叶书,奥义初未识。
丛林蔚青青,秀出庭前柏。
满瓯赵州雪,洒向岁寒质。
师席有微嫌,授客远公笔。
俾之赞一辞,眢井若为汲。
低头谢不敏,亦颇习诗律。
以诗代茶榜,自我作故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贝叶书:指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奥义:深奥的义理。
- 丛林:这里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 满瓯赵州雪:比喻茶水,瓯是茶杯,赵州雪是茶的别称。
- 岁寒质: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 师席:老师的座位,这里指老师的地位或尊严。
- 微嫌:小小的不满或误会。
- 远公笔:远公指晋代高僧慧远,这里借指高僧或高人的笔。
- 赞一辞:写一段赞美的话。
- 眢井:枯井,比喻无用或无能。
- 不敏:不聪明,自谦之词。
- 诗律:诗的格律。
翻译
东方有一位士人,来到木庵做客。 他曾阅读佛经,但深奥的义理尚未领悟。 四周树木茂盛,青翠欲滴,特别显眼的是庭院前的柏树。 满杯的赵州雪茶,洒向那坚贞不屈的品质。 因为对老师的座位有些小小的不满,他接受了远方高僧的笔。 让他写一段赞美的话,但他觉得自己像是在枯井中汲水,无能为力。 他低头自谦不聪明,但也颇懂诗的格律。 用诗来代替茶榜,这是他自己创造的先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位士人在木庵的经历,展现了他的学识、自谦以及对诗的热爱。诗中“尝观贝叶书,奥义初未识”表达了士人对佛经的尊重和求知的态度,而“满瓯赵州雪,洒向岁寒质”则巧妙地将茶与坚贞的品质相联系,体现了士人的高洁情操。最后,士人以诗代茶榜,显示了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应用,同时也反映了他谦逊的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