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季山方寸地

· 黄玠
大田亘阡陌,厚积多忧虞。 治生方寸地,种德自有馀。 忠厚为畛畦,学问乃菑畬。 书中有珍味,子孙焉得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èn):横贯,贯穿。
  • 阡陌 (qiān mò):田间的小路,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 厚积:积累深厚。
  • 忧虞 (yōu yú):忧虑,忧患。
  • 治生:谋生,治理生活。
  • 方寸地:指心,比喻人的内心世界。
  • 种德:培养德行。
  • 畛畦 (zhěn qí):田间的小路,比喻界限或规矩。
  • 菑畬 (zī yú):开垦一年的田地叫菑,开垦两年的田地叫畬,这里比喻学问的积累。
  • 珍味:珍贵的味道,比喻宝贵的知识或智慧。
  • 焉得:怎么能够。

翻译

广阔的田野横贯着无数的田间小路,深厚的积累却带来了许多忧虑。 治理生活的关键在于内心的方寸之地,种植德行自然会有余裕。 忠诚和宽厚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学问则是我们不断开垦的田地。 书中蕴含着珍贵的智慧,子孙后代怎么能够变得愚昧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田地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治生与种德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物质上的积累,而是内心的修养和德行的培养。诗中“方寸地”与“种德”相呼应,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学问的价值,认为书中的智慧是子孙后代不可或缺的财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