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孟珍玉涧画岳阳小景

岳阳楼上望君山,山色苍凉十二鬟。 剑气拂云连翠黛,佩声挑月过沧湾。 洞庭水落渔船上,云梦秋深猎客还。 最忆老仙吹铁笛,驭风时复往来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岳阳: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以岳阳楼和洞庭湖闻名。
  • 苍凉:形容景色荒凉、凄凉。
  • 十二鬟:指君山的十二个峰,如同女子的发髻。
  • 翠黛: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这里比喻山色。
  • 沧湾:指深邃的湖泊或河流弯曲处。
  • 洞庭: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云梦:古代楚国的大泽,位于今湖北省中南部。
  • 老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 铁笛:用铁制成的笛子,常用于形容仙人或道士的乐器。

翻译

站在岳阳楼上远望君山,山色显得荒凉,十二座峰峦如同女子的发髻。剑气似乎拂过云端,与山色相连,翠绿如黛;佩带的声响随着月光,穿过深邃的湖泊。洞庭湖水退去,渔船停泊其上;云梦泽的秋天深处,猎人归来。最令人怀念的是那位老仙人吹奏铁笛,驾驭着风,不时往来于这山水之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岳阳楼上远眺君山的景象,通过“苍凉”、“十二鬟”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山色的凄美与峰峦的轮廓。诗中“剑气拂云”与“佩声挑月”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神秘感。后两句转向湖景和猎人,展现了洞庭湖的宁静与云梦泽的深邃。结尾的“老仙吹铁笛”则增添了一抹仙气和遐想,使整首诗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