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太初北游

聚散何如水上沤,君行朔漠我东州。 三年风雨同为客,一日江湖各问舟。 古木残阳栖短景,清琴凉月照高秋。 燕山驿路四千里,归梦还能到此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沤:水中的泡沫,比喻世事无常,人生聚散无定。
  •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 东州:东方的地方。
  • 短景:短暂的日光,指日暮时分。
  • 燕山:山脉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驿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翻译

聚散无常,就像水中的泡沫一样,你去北方沙漠,我则东行。 三年来我们风雨同舟,共同为客,如今一日之间,各自在江湖中寻找自己的船只。 古木映衬着残阳,日暮的景色短暂而凄美,清冷的琴声伴着月光,照亮了高秋的夜晚。 燕山驿路长达四千里,不知我的归梦是否还能到达那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聚散何如水上沤”一句,以水沤喻人生聚散,形象生动,表达了世事无常的哀愁。后文通过对“三年风雨同为客”和“一日江湖各问舟”的对比,突显了友人分别后的孤独与迷茫。结尾的“燕山驿路四千里,归梦还能到此不”则流露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