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清明日陪诸公入南山拜胡侍郎墓回汎舟湖中作
注释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甲子是其中的一种组合,这里指特定的日子。
- 斗直辰:斗指北斗星,直辰指星辰的位置,这里指时辰。
- 觞:古代的一种酒器。
- 酹: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闉:城门外的曲城。
- 季真:指季布,汉代著名侠士,这里比喻说话直率。
- 喝道: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叫喊,让行人回避。
-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
- 抉:挖掘。
- 逡巡:迟疑不决,欲行又止。
- 膻荤:指肉类食物。
- 卑尊:地位的高低。
- 庞眉:眉毛黑白相间,形容老年人。
- 被褐:穿着粗布衣服,形容简朴。
- 舣舟:停船靠岸。
翻译
在甲辰年的清明日,我陪同各位前往南山拜祭胡侍郎的坟墓,回来时泛舟湖中作诗。
那天,北斗星正指向辰时,我们手持酒杯,远望胡侯的坟墓,以酒浇地祭奠。两艘小船追逐着鸥鸟,背向城门而去,船上共有四十四位同乡。其中半数人说话像季布一样直率,湖水尽头,岸边出现,水路与陆路在此分岔。我们舍弃舟船,踏上陆地,指向嶙峋的山峰,年轻人奔跑如黄犊般矫健。有人大声喝道,惊动了春天的云彩,老翁们步履蹒跚,仍在后面。他们解下衣服,躺在草地上休息,前行一里,来到庙门。拄着拐杖,无法避免微小的辛苦,庄严的祠堂高高耸立,四周无人。旁边是一座标有石麟的小丘,我们登上台阶,鞠躬羞涩地献上藻蘋。拜祭完毕,有人祝祷,有人诵读祭文,还有人跪拜表示自己是胡侯的后代。归途中,我们探寻荒芜之地,挖掘荒草,向下看,尘土中多是虻蚊。我们放舟出发,没有迟疑,不愿错过任何美景。打开篷布,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肉类食物,托名是乡间的宴饮,不分主宾。谁能够理解这些事情,努力讨论,试图以地位的高低来区分人。美人如今是王右军,口吐美丽的诗句,如天上的花朵芬芳。雁群般的人们纷纷拱手站立,争相称赞我公的诗作无与伦比。两位山民,眉毛黑白相间,穿着粗布衣服,闭目宴坐,神态自若。停船靠岸,乌鸦在昏暗中叫嚣,晴朗的杨树吹落的花瓣洒在衣巾上。我写下这首诗,记录真实情况,小心不要随意传播,以免引起愤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明日拜祭胡侍郎墓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拜的庄重与旅途的艰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两桨趁鸥背城闉”、“少年健走黄犊奔”等,形象地描绘了泛舟湖中的景象和人物的活动。同时,诗中也不乏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如“湖穷岸出水陆分”、“归途探幽抉荒榛”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胡侍郎的敬仰之情和对旅途经历的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