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天台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 师去想无登陟远,祗应飞锡验神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鹫峰:指佛教圣地灵鹫山,位于印度。
  • 师韵:指以某位高僧的诗作为韵脚创作。
  • 涧泉上人:指一位名叫涧泉的僧人。
  • 游方:指僧人四处游历修行。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虚空:指天空,也象征着佛教中的空性。
  • 玉宇:指天宫,也用来形容高大的建筑物。
  • 茶鼎:煮茶的器具。
  • 花幡:佛教中用来装饰的彩旗。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处,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地方。
  •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山峰。
  • 重玄:指深奥的玄理,也用来形容高深的境界。
  • 大雄:指佛教中的大雄宝殿,也用来尊称佛祖。
  • 登陟:指登山。
  • 飞锡:指僧人手持的锡杖,也用来形容僧人云游四方。
  • 神通:指佛教中的超自然能力。

翻译

峨眉山的楼阁仿佛出现在虚空之中,玉宇高寒与上界相同。 夜深人静时,茶鼎中烹煮着千古不化的雪,花幡在晨风中飘动,似乎触动了九天之上的风。 云雾缭绕着太白山,开启了中华的中心地带,月光环绕着重玄的居所,那里居住着伟大的雄者。 我想师去之后,应该不会觉得登山遥远,只应通过飞锡来验证他的神通。

赏析

这首作品以峨眉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佛教圣地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如“虚空”、“玉宇”、“茶鼎”、“花幡”等,营造出一种高远、神秘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境界的向往和对涧泉上人游方修行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佛教修养。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