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阿娇盼美目,阿娇贮金屋。金屋瑶华春未老,长门一夜生秋草。 蜀才人,金百斤,受金为我赋长门。长门写春愁,君王见之为伤秋。 临邛沟水东西流,不知悲妇悲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娇:指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以美貌著称。
  • 金屋:指汉武帝曾许诺为陈阿娇建造的“金屋藏娇”。
  • 瑶华:指宫中的美好时光。
  • 蜀才人:指司马相如,因是蜀人,故称。
  • 金百斤:指汉武帝赐给司马相如的黄金,以酬其作《长门赋》。
  • 长门:指陈阿娇被废后所居的长门宫。
  • 君王:指汉武帝。
  • 临邛:地名,今四川邛崃,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发生地。
  • 沟水东西流:比喻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卓文君曾有“沟水东西流”之叹。
  • 悲妇:指卓文君。

翻译

阿娇有着美丽的眼眸,被汉武帝珍藏在金屋之中。金屋中的美好时光似乎永远不会老去,然而一夜之间,长门宫便长满了秋草。 蜀地的才子司马相如,得到了百斤黄金,他接受这些黄金是为了为我写一篇《长门赋》。《长门赋》描绘了春日的忧愁,君王看到后也为之感伤。 临邛的沟水向东向西流淌,不知那位悲伤的妇人正在悲叹自己的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阿娇与长门宫的变迁,以及司马相如与《长门赋》的故事,展现了宫廷中的爱恨情仇和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诗中“金屋瑶华春未老,长门一夜生秋草”一句,既描绘了阿娇昔日的荣华与现今的凄凉,又暗含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哀思。后文提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更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宫廷女子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才子佳人爱情的缅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