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逃屋

折逃屋,屋基生秬黍。农拔稆黍,投砾与鹉。五种不敢入土,孔谦竿尺到田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折逃屋:拆除逃亡者的房屋。
  • 秬黍(jù shǔ):黑黍,一种谷物。
  • 稆黍(lǚ shǔ):野生黍。
  • 砾:小石子。
  • 鹉:可能指鹦鹉,这里可能指一种鸟类。
  • 五种:指五种谷物,如稻、黍、稷、麦、豆等。
  • 孔谦: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地主。
  • 竿尺:测量工具,这里指用竿尺来测量田地。

翻译

拆除逃亡者的房屋,房屋的地基上长出了黑黍。农民拔掉了野生的黍,扔给小石子和鸟儿。五种谷物都不敢种入土中,因为孔谦用竿尺来测量田地,控制了土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农民的苦难生活。通过“折逃屋”和“屋基生秬黍”的对比,反映了农民被迫离开家园的悲惨境遇。诗中“五种不敢入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无奈和恐惧,而“孔谦竿尺到田所”则揭示了当时地主或官员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