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节妇

大江东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铁瓮长城北枕江,中有三槐节妇堂,壁立万仞之高冈。 自别母氏归刘郎,中朝琼树摧秋霜。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笙不吹双凤皇。 络纬夜啼月上房,烛光照泪垂汪汪。纺绩给朝莫,群雏忽成行。 生处同室居,死期同穴藏。新阡种松三尺强,黛色已见参天长。 流脂入地成琥珀,终夜吐燄如丹光。扬雄与冯道,不异燕赵倡,食君之禄而弗与国同存亡。 呜呼节妇之德不可量。节妇之发白于雪,节妇之心化为铁。 我歌为继柏舟诗,门户他年耀旌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茫:指江水与天际相接,模糊不清的景象。
  • 郁相望:形容金山和焦山对峙,景色郁郁葱葱。
  • 铁瓮:坚固的城墙。
  • 三槐:古代指三公,这里可能指高官显贵的家族。
  • 琼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双鸳鸯双凤皇:分别指成对的鸳鸯和凤凰,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
  • 络纬:一种虫名,这里指其鸣声。
  • 新阡:新修的墓道。
  • 琥珀:化石树脂,这里比喻松脂。
  • 扬雄冯道:古代文人,这里用来对比节妇的忠贞。
  • 燕赵倡:指燕赵地区的歌女,这里比喻不忠贞的人。
  • 柏舟:《诗经》中的一篇,讲述节妇的故事。

翻译

大江东流,与天际相接,模糊不清,金山和焦山郁郁葱葱地对峙着。坚固的城墙北枕江水,那里有三槐节妇的堂屋,墙壁高耸,如同万仞之高冈。自从离开母亲嫁给刘郎,美好的事物如秋霜般凋零。玉琴不再演奏双鸳鸯的曲调,玉笙也不再吹奏双凤凰的旋律。络纬虫在夜月上房时啼鸣,烛光照亮了她垂泪汪汪的模样。她纺绩以供给早晚,孩子们忽然成行。她生前与丈夫同室居住,死后也要同穴埋藏。新修的墓道上种着三尺多高的松树,黛色的树影已见参天长。松脂流入地中化成琥珀,终夜吐出如丹光般的火焰。扬雄与冯道,与燕赵的歌女无异,他们食君之禄却不与国同存亡。啊,节妇的德行不可估量。节妇的头发白如雪,节妇的心化为铁。我歌颂她,是为了继续《柏舟》中的诗篇,门户他年将因她的忠贞而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节妇的忠贞与德行。诗中通过描绘大江、金山、焦山等壮阔的自然景象,以及节妇堂的高耸,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崇高的氛围。节妇的形象通过对比玉琴、玉笙的沉寂和络纬夜啼的哀婉,显得更加坚贞不屈。诗的结尾,通过对节妇德行的赞颂,强调了忠贞的重要性,并预示了节妇家族未来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节妇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