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展子虔游春图卷
春漪吹鳞动轻澜,桃蹊李径葩未残。
红桥瘦影迷远近,缓勒仰面何人看。
高岩下谷韶景媚,瑟瑟芳菲韵纤细。
层青峻碧草树腾,照野氍毹摊绣被。
李唐岁月脚底参,杨隋能事笔不惭。
东风晴陌苕复颖,浓绿正要君停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漪(yī):春天的水波。
- 吹鳞:形容水波微动,如同鱼鳞。
- 葩(pā):花。
- 红桥:红色的桥梁。
- 缓勒:慢慢地勒马。
- 韶景:美好的景色。
-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
- 纤细:细微,细致。
- 层青峻碧:形容山色青翠,碧绿。
- 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 摊绣被:铺开的绣花被子,比喻地面上的花草。
- 李唐岁月:指唐朝的年代。
- 脚底参:脚下参拜,表示对历史的敬仰。
- 杨隋能事:指隋朝的能工巧匠。
- 笔不惭:笔力不逊色。
- 晴陌:晴朗的道路。
- 苕复颖:苕(tiáo)是一种植物,颖指植物的尖端,这里形容植物茂盛。
- 停骖(cān):停马,驻足。
翻译
春天的水波轻轻荡漾,如同鱼鳞般微动,桃花和李花的小径上,花朵还未凋谢。红色的桥梁映衬着远近的景色,我缓缓勒马,抬头仰望,不知是谁在观赏。高高的山岩下,谷中的景色美丽动人,微风中芳菲的韵味细腻入微。层层青翠的山峦和碧绿的树木,如同铺在野外的华丽地毯。唐朝的岁月在我脚下参拜,隋朝的能工巧匠笔力不逊色。东风吹拂着晴朗的道路,浓绿的植物正邀请你驻足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水的波光、花朵的盛放、桥梁的远近以及山谷的美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春漪吹鳞”、“红桥瘦影”、“层青峻碧”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通过对历史时代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敬仰和对艺术创作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