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樵

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 欲效买臣无贵骨,何如王质有仙标。 丁丁伐木空山外,轧轧肩薪小径遥。 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将带叶地炉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áo):砍柴。
  • 踪迹:行踪,行动的痕迹。
  • 尘嚣(chén xiāo):尘世的喧嚣。
  • 买臣:指汉代朱买臣,以卖柴为生,后成为高官。
  • 贵骨:高贵的出身或资质。
  • 王质:指王质夫,传说中的仙人。
  • 仙标:仙人的风采或特质。
  • 丁丁:伐木的声音。
  • 轧轧:肩扛柴薪时发出的声音。
  • 肩薪:肩上扛着的柴薪。
  • 小径:狭窄的小路。
  • 雪天霜月:形容寒冷的冬夜。
  • 地炉:室内用来取暖的炉子。

翻译

因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我腰间挂着斧头,高歌着去山中砍柴。 虽然我没有朱买臣那样的高贵资质,但也许我有着王质夫那样的仙人风采。 在空旷的山外,我丁丁地伐木,轧轧地肩扛着柴薪,走在遥远的小径上。 任凭外面是雪天霜月,寒冷的夜晚,我且将这些带叶的柴薪投入地炉中烧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买臣和王质,诗人展现了自己虽无高贵出身,却有追求仙人般超脱的心境。诗中的伐木声和肩扛柴薪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林劳作的场景,而雪天霜月的描绘则加深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