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懒春来分外添,蒲团兀坐地炉边。 关心事少夜悭梦,酌酒杯多昼亦眠。 琴有徽弦姑挂壁,诗无眼目谩成篇。 自怜不似门前柳,才得东风翠拂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形垫子,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兀坐:静静地坐着。
  • 地炉:设在地面下的取暖炉。
  • 悭梦:少梦,指睡眠中很少做梦。
  • 徽弦:指古琴上的弦,徽是古琴上的标记,用来指示按弦的位置。
  • 谩成篇:随意写成,没有精心构思。
  • 东风:春风。
  • 翠拂天:形容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绿意盎然。

翻译

春天来临,我变得更加疏懒,静静地坐在蒲团上,旁边是地炉。 夜里很少关心世事,也很少做梦;白天则常常举杯饮酒,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古琴的弦挂在墙上,不再弹奏;诗篇随意写成,没有精心构思。 我自怜不如门前的柳树,春风一吹,它们便绿意盎然,摇曳生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疏懒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蒲团、地炉、少梦、多眠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自己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琴有徽弦姑挂壁,诗无眼目谩成篇”一句,既表达了对艺术的不刻意追求,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结尾以柳树自比,抒发了对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羡慕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