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颇厌听:非常讨厌听。颇,非常。厌,讨厌。
- 恼人:令人烦恼。
- 清明: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 三分春忽二分过: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三分之二的春天已经过去。
- 十日天无一日晴:连续十天没有一天是晴天。
- 寒沁柳眉:寒冷使柳树的叶子显得更加清冷。沁,渗透。
- 湿凝花脸:湿气使花朵显得沉重,仿佛含泪。
- 苍穹:天空。
- 好悯:非常同情。
- 云霓望:比喻人们对晴天的渴望。云霓,云和彩虹,这里指雨后的景象。
- 甘霖:及时的雨。
翻译
雨滴敲打空荡的台阶,声音让人非常讨厌,更别提这恼人的雨季又临近清明。三分之二的春天已经匆匆过去,连续十天没有一天是晴朗的。寒冷渗透了柳树的叶子,使它们显得更加孤寂,湿气使花朵沉重,仿佛含着泪。天空啊,你一定非常同情我们对晴天的渴望,希望你能留下这场雨作为及时的甘霖,帮助万物成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春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季的厌烦和对晴朗天气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如“滴碎空阶”、“寒沁柳眉”和“湿凝花脸”,形象地展现了春雨带来的阴冷和潮湿。结尾处诗人向苍穹祈愿,希望留下这场雨作为甘霖,体现了对自然恩泽的期盼和对万物生长的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