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选画长江万里图

神禹划天堑,横分南北州。祇今天不限南北,一苇航之如大沟。 洪源发从瞿塘口,崄峡中擘争黄牛。括汉包湘会沅澧,二妃风浪兼天浮。 青山何罪受秦赭,翠黛依然生远愁。洞庭微波木叶脱,有客起登黄鹤楼。 老瞒横槊处,酾酒浇江流。江东数豪杰,乃是孙与周。 东风一信江上发,从此鼎国曹孙刘。吴南魏北后,倏忽开六朝。 江南龙虎地,山水清相缪。渡头龙马王气歇,洲边鹦鹉才名留。 新亭风景岂有异,长江不洗诸公羞。宫中金莲步方晓,后庭玉树声已秋。 何如一杯酒,锦袍仙人月下舟。解道澄江靓如练,醉呼小谢开青眸。 铁崖散人万里鸥,拙迹今似林中鸠。不如大贾舶,江山足胜游。 腰缠足跨扬州鹤,楼船不用蓬莱丘。平生此志苦未酬,眼明万里移沧洲。 乌乎,楚水尾,吴淞头,山河一发瞻神州,孰使我户不出兮囚山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禹:即大禹,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比喻地势险要,难以逾越。
  • 一苇航之:比喻船只小而轻,可以轻易渡过。
  • 崄峡:险峻的峡谷。
  • 括汉包湘:指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域,包括汉江和湘江。
  • 二妃:指传说中的娥皇和女英,舜帝的妃子,因舜帝南巡而投湘水自尽,成为湘水之神。
  • 翠黛: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此处指女子的眉。
  • 洞庭微波:洞庭湖上的微小波浪。
  • 老瞒:指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 横槊:横持长矛,形容英勇的姿态。
  • 酾酒:滤酒,斟酒。
  • 江东数豪杰: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周瑜等江东英雄。
  • 鼎国: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 龙虎地:形容地势险要,人才辈出。
  • 清相缪:形容山水清秀,相互交错。
  • 龙马王气:指帝王之气,传说中的龙马是吉祥的象征。
  • 鹦鹉才名:指才子的名声,鹦鹉洲是南京的一个地名,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
  • 新亭: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南,东晋时王导等人在此设宴,感慨国事。
  • 金莲步: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典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金莲公主。
  • 后庭玉树: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后用来指代亡国之音。
  • 锦袍仙人:指穿着锦袍的仙人,形容超凡脱俗。
  • 解道:懂得,知道。
  • 澄江靓如练:形容江水清澈明亮,如同一匹洁白的绸缎。
  • 小谢: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因其小字“小谢”,故称。
  • 铁崖散人:作者杨维桢的自号。
  • 林中鸠:比喻隐居不出的生活。
  • 大贾舶:大商船。
  • 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
  • 扬州鹤:指扬州的繁华景象,典出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 楼船: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
  • 蓬莱丘:传说中的仙境。
  • 沧洲:指隐居之地。
  • 楚水尾,吴淞头:指长江的下游地区,楚水和吴淞江的交汇处。
  • 山河一发:形容山河相连,一脉相承。
  • 神州:指中国。
  • 孰使:谁使。
  • 户不出兮囚山囚:指自己被山川所困,不能远行。

翻译

大禹划定了天堑,将南北州分隔开来。如今这天堑已不再限制南北,一叶小舟就能轻易渡过,如同穿越一条大沟。长江的源头从瞿塘口发端,经过险峻的峡谷,如同被劈开的黄牛。它汇聚了汉江、湘江和沅江、澧水,二妃的风浪似乎要与天齐高。青山无辜承受了秦朝的赭色,翠黛的眉宇间依然生出远方的忧愁。洞庭湖上的微波和落叶,有客人登上黄鹤楼。曹操横持长矛的地方,斟酒洒向江流。江东的英雄们,是孙权和周瑜。东风带来江上的信号,从此三国鼎立。吴国在南,魏国在北,转眼间开启了六朝时代。江南是龙虎之地,山水清秀交错。渡头的龙马王气已歇,洲边的鹦鹉才名留存。新亭的风景难道有所不同吗?长江洗不去诸公的羞辱。宫中的金莲步刚刚破晓,后庭的玉树声已是秋意。何不举杯畅饮,锦袍仙人在月光下泛舟。懂得澄江如练的美景,醉意中呼唤小谢开启青眸。铁崖散人如同万里之外的鸥鸟,拙迹如今似林中的鸠鸟。不如做大商船的生意,江山美景足以胜游。腰缠万贯,足以跨过扬州的繁华,楼船无需前往蓬莱仙境。平生此志苦未得偿,眼明万里,移步至沧洲。唉,楚水尾,吴淞头,山河一脉相承,瞻望神州,谁使我不能远行,被山川所困。

赏析

这首作品以长江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和地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江山美景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地理名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情感丰富而复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