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按乐图
沈香亭前花萼下,天街一阵催花雨。海棠花妖睡初著,唤醒一声红芍药。
金銮供奉调《清平》,梨园旧曲换新声。阿环自吹范阳笛,八姨独操伤春情。
君不见夜游重到明月府,青鸾能歌兔能舞。五云不障蚩尤旗,回首烟中万鼙鼓。
那知著底梧桐雨,雨声已入《淋铃》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香亭:唐代宫廷中的一座亭子,以沈香木建造,香气四溢。
- 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花瓣下方,常用于比喻花朵的美丽。
- 天街:皇宫中的街道,这里指宫廷内的道路。
- 催花雨:形容春雨及时,促使花朵开放。
- 海棠花妖:海棠花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妖娆、美丽的形象。
- 红芍药:一种花卉,色彩艳丽,常用于比喻美女。
- 金銮供奉:指在金銮殿中供职的乐师或官员。
- 梨园:唐代皇家音乐舞蹈学院,后泛指戏曲界。
- 旧曲换新声:指音乐或戏曲中的曲调更新。
- 阿环:指杨贵妃,因其小名环环。
- 范阳笛:一种乐器,这里指杨贵妃吹奏的笛子。
- 八姨:指杨贵妃的姐姐,这里泛指宫中美女。
- 伤春情:指因春天的逝去而感到的哀伤。
- 夜游重到明月府:指夜晚再次游赏月光下的美景。
- 青鸾:神话中的神鸟,常与凤凰并提,象征吉祥。
- 兔:指月宫中的玉兔,这里与青鸾一起象征月宫的欢乐。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蚩尤旗:古代神话中战神的旗帜,这里象征战争。
- 鼙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鼓。
- 著底梧桐雨:指雨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
- 《淋铃》谱:指唐玄宗为纪念杨贵妃而创作的《雨霖铃》曲。
翻译
在沈香亭前,花萼之下,宫廷的天街上突然下起了催促花朵开放的春雨。海棠花仿佛被妖娆的美丽所唤醒,而红芍药也在雨中被唤醒。
金銮殿中的供奉正在演奏《清平调》,梨园的旧曲已被新声所取代。杨贵妃亲自吹奏着范阳笛,而她的姐姐则独自弹奏着表达春天逝去哀伤的曲调。
你可曾见过夜晚再次游赏月光下的美景,青鸾歌唱,玉兔舞蹈。五彩祥云无法遮挡战神的旗帜,回首望去,烟雾中万鼓齐鸣。
谁知那雨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已融入了《雨霖铃》的曲谱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唐玄宗宫廷中的音乐与美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雨、花朵、音乐和宫廷生活的和谐与美丽。诗中“催花雨”、“海棠花妖”、“红芍药”等词语,巧妙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宫廷的繁华。后半部分通过“夜游重到明月府”、“青鸾能歌兔能舞”等句,展现了宫廷夜晚的欢乐与祥和。结尾的“著底梧桐雨”与“《淋铃》谱”则巧妙地融入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与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杨维桢对唐代宫廷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