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四川宪使

· 虞集
已叹玄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 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经:指深奥的经书,这里可能特指儒家经典。
  • 墨池:指书法家用以洗笔砚的水池,这里比喻学问或写作的地方。
  • 国史:指国家的历史记录。
  • 严祠:指庄严肃穆的祠堂,这里可能指供奉历史文献或重要人物的地方。
  • 鬓丝:指鬓角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老。

翻译

已经感叹深奥的经书回到了学问的墨池,又忧愁国家的历史被供奉在庄严肃穆的祠堂。 离乡的游子归来仍然晚,独自面对东风,惋惜着鬓角的丝丝白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历史的深沉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晚境的无奈与惋惜。诗中“玄经返墨池”和“国史奉严祠”分别象征着学问的回归与历史的尊崇,而“离乡游子归仍晚”则反映了诗人对归乡时机的无奈。最后一句“独对东风惜鬓丝”以东风和鬓丝为意象,抒发了对年华老去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