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暮云楼阁图

深山何用起楼居,云表参差象两都。 西晋衣冠崇老氏,后秦风俗事浮屠。 人情有感形歌咏,匠手无心作画图。 阙里萧条灰烬冷,淡烟残日下平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表:云外,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两都:指西晋的洛阳和后秦的长安。
  • 西晋衣冠:指西晋的士族文化。
  • 崇老氏:崇尚道家思想。
  • 后秦风俗:指后秦时期的社会风俗。
  • 事浮屠:信奉佛教。
  • 匠手:指画家的手艺。
  • 无心:无意,没有刻意。
  • 阙里:指古代宫殿前的空地。
  • 萧条:荒凉,冷落。
  • 灰烬:燃烧后的残余。
  • 平芜:平坦的草地。

翻译

深山之中何必建造楼阁居住,云外山峰参差不齐,仿佛是两都的景象。西晋的士族文化崇尚道家,而后秦的社会风俗则信奉佛教。人们的情感有所感触,便形诸歌咏,而画家的手艺却无意中绘出了这幅画图。宫殿前的空地荒凉冷落,灰烬冷却,淡淡的烟雾和残阳下的平坦草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深山中的楼阁和云外参差的山峰,隐喻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差异。诗中“西晋衣冠崇老氏,后秦风俗事浮屠”一句,对比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后两句则通过“人情有感形歌咏,匠手无心作画图”表达了艺术创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艺术与情感的紧密联系。结尾的“阙里萧条灰烬冷,淡烟残日下平芜”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