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元夕

一朝别鹄动离声,伉俪三年晓梦惊。 当日想君应被害,此时怜我不忘情。 杜鹃啼血花空老,精卫偿冤海未平。 追忆月明合卺夕,何堪灯火照春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古称汴京。
  •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称灯节。
  • 别鹄:比喻夫妻分离。鹄,音[gǔ],天鹅。
  • 伉俪:夫妻。
  • 晓梦:清晨的梦境,比喻短暂的美梦。
  •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会流血,比喻悲痛至极。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传说它为了报仇,不断地衔石填海。
  • 偿冤:报仇。
  • 合卺: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共饮一杯酒,象征夫妻同心。卺,音[jǐn]。

翻译

一朝之间,夫妻如天鹅般分离,离别的声音触动心弦,三年的恩爱夫妻生活如同清晨的梦境被惊醒。当日我想你应当遭遇不幸,此时你却怜惜我,不忘旧情。杜鹃啼叫,血泪斑斑,花儿也因此而凋零,精卫鸟为了报仇,海仍未平。回忆起月光明亮的合卺之夜,如今灯火辉煌照亮春城,怎堪回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夕之夜,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别鹄”、“晓梦惊”等意象,表达了夫妻分离的悲痛和梦境般的虚幻感。杜鹃啼血和精卫填海的典故,进一步以寓言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妻子不幸遭遇的哀悼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结尾的“月明合卺夕”与“灯火照春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凄美,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意。

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