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箕(jī):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毕(bì):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滂沲(pāng tuó):形容雨大。
- 灵均:屈原的字。
- 椒浆:用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
- 萧艾:一种蒿草,常用来比喻不肖之人。
- 三闾大夫:屈原曾任的官职。
- 汨罗(mì luó):江名,屈原投江处。
- 幽忧:深重的忧愁。
- 郑袖: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
- 青蛾: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的眉,代指美女。
- 龙泉、太阿:古代宝剑名。
- 阳台:传说中的地名,宋玉《高唐赋》中楚王梦与神女相会处。
翻译
月亮靠近箕宿则风扬沙尘,靠近毕宿则大雨滂沱。星辰各有其所好,有的好风,有的好雨,可叹那明月又能如何。 我抚着灵均留下的曲调,高唱浩浩荡荡的长歌。难道没有椒浆和桂酒吗?只是庭前长满了萧艾这样的杂草。 你没听说稚子子兰正得意,而三闾大夫屈原却沉入了汨罗江。楚怀王入秦最终忧愁而死,未能再见郑袖那双美丽的青蛾。 读书千载,心中充满了愤恨,只恨没有匣中的龙泉与太阿这样的宝剑。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看着江水东流,空留逝去的波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天文现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而“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则表达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哀悼。后文通过对楚怀王和屈原命运的对比,以及对“龙泉”、“太阿”宝剑的渴望,进一步抒发了对忠良被弃、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