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马行

君不见吴兴公子八骏图,飞腾矫若群龙趋。白日忽疑风雨至,满堂宾客生欢呼。 又不见周王殿下画五马,蹄嘶仰秣长松下。阴云惨澹起高台,恍若麒麟出东野。 吁嗟神物难久存,二图剥落随湮沦。毕宏韦偃不可作,空馀诗牍留千春。 岂意于今忽见此,珍重周生远携取。问谁作者自勾吴,唐寅妙手追前史。 依稀远逼画龙公,不说林良与钦礼。雄文一举冠南都,惜哉不遇空老死。 怪得画马无定疋,不用周游遍八极。渡江化龙非所思,但画霜蹄二十七。 轻尘软草按辔行,人马回翔两相得。或经茂树相向鸣,或逐凉飙傍人立。 暖嚼平芜瘦骨高,浴罢清泉血汗湿。锦石金莎色似烟,修鬣方瞳干如铁。 须臾变化态不同,生绡恐与天河通。可奈观者不省事,徒以方员肥瘦论其工。 岂知牝牡骊黄外,自有天然意趣之无穷。安得驰之冀北之广野,定须云锦千疋皆为空。 以此命名作冀图,知子含情忆塞翁。吾闻骐骥之初世,未识盐车陇阪心忡忡。 一朝邂逅遇知己,千金一顾何其雄。天下未必无伯乐,人间岂尽非宛洛。 有才到底终为用,不见荆山卞和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兴:古地名,今浙江湖州一带。
  • 公子:古代贵族子弟的称呼。
  • 八骏:指八匹出色的马。
  • 飞腾:奔驰飞跃。
  • 矫若:形容姿态挺拔、优美。
  • 群龙:成群的龙。
  • 忽疑:突然感觉。
  • 欢呼:欢乐地呼喊。
  • 周王:指周朝的王。
  • 殿下:对王的尊称。
  • 仰秣:仰头啃食。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
  • 神物:神奇的事物。
  • 剥落:脱落。
  • 湮沦:消失。
  • 毕宏韦偃:指古代画家毕宏和韦偃。
  • 诗牍:指诗文和书信。
  • 周生:指周昉,字生,唐代画家。
  • 勾吴:指吴道子,唐代画家。
  • 唐寅:明代画家。
  • 林良:唐代画家。
  • 钦礼:唐代画家。
  • 南都:指南京。
  • 画马无定疋:指画马没有固定的标准。
  • 周游:四处游历。
  • 化龙:指画马变成龙的形象。
  • 霜蹄:指马蹄上的霜。
  • 轻尘:轻轻的尘土。
  • 按辔:拉着缰绳。
  • :飞翔。
  • 茂树:茂密的树木。
  • :鸣叫。
  • 凉飙:凉爽的风。
  • 瘦骨高:指马瘦骨嶙峋但身材高大。
  • 浴罢:洗完澡。
  • 金莎:金黄色的草。
  • 修鬣:整理鬃毛。
  • 方瞳:方形的眼睛。
  • 生绡:指细腻的丝织品。
  • 天河:银河。
  • 方员:指方寸之地。
  • 牝牡:雌雄。
  • 骊黄:指马的毛色。
  • 冀北:指冀州以北地区。
  • 云锦:华丽的锦缎。
  • 塞翁:指《塞下曲》中的老人。
  • 骐骥:传说中的良马。
  • 盐车陇阪:指古代盐商的马车和盐路。
  • 卞和:指卞和,唐代画家。

翻译

九匹马行走,

你是否看到吴兴地区的贵族子弟画的八匹出色的马图,它们奔腾飞跃,姿态优美如同一群飞龙。白天忽然仿佛风雨来临,满堂宾客欢呼起来。

又是否看到周王殿下画的五匹马,它们仰头啃食长松下的草料,阴云笼罩高台,仿佛神兽麒麟从东野中出现。

唉,神奇的事物难以永久存在,这两幅画逐渐褪色消失。毕宏和韦偃的画作已经无法再现,只剩下诗文和书信留存千年。

谁能想到今天突然看到这些画作,珍惜周昉远古的作品。问起作者,自有吴道子,唐寅这样的妙手继承前人的艺术。

依稀仿佛看到画龙公的作品,不提及林良和钦礼。雄文一举成为南京的翘楚,可惜无缘相遇只能空虚老去。

奇怪的是画马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必四处游历遍及八方。画马变成龙并非人所想,只需画出霜蹄的二十七。

轻轻的尘土,软软的草地,人马相依相偎。或者在茂密的树木下相互呼应,或者随着凉爽的风站在人的身旁。

洗完澡后,清泉洗净了血汗,金黄色的草地如同锦石一般,整理过的鬃毛眼睛明亮如铁。

转瞬间变化万千,生动的画面仿佛与银河相通。可惜观者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只是以马的肥瘦来评判画工。

岂知雌雄马的毛色外,自有天然的意趣无穷。何不让它们奔跑在北方广阔的原野,那里的云锦千丝万缕都将成为空。

以此命名作品为《冀图》,知道子含情忆起《塞下曲》中的老人。我听说骐骥最初出生时,还不明白盐商的马车和盐路的心情。

直到有一天邂逅知己,千金一眸展现了雄姿。天下未必没有伯乐,人间也不全是卞和那样的人。

有才华终究会被认可,不见得像卞和那样默默无闻。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古代名家所画的马图为主题,通过对吴兴公子和周王殿下画马的描绘,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诗人通过对画马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和对艺术家的敬重。整首诗以古代画马为载体,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华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