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草诏

如何圣天子,乃称大将军。 当制不敢草,嫌以臣名君。 皇帝拔剑起,不草即诛尔。 免冠伏殿前,泪流请就死。 刚哉古大臣,不辱朝廷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诏:指草拟诏书,即起草制定诏令。
  • 大将军:指最高军事将领。
  • 臣名君:指以臣下的名义代替君主。
  • 拔剑:指拔出剑来,表示要处决。
  • 即诛尔:立即加以处决。
  • 免冠:脱下冠帽,表示谦卑。
  • 朝廷体:指朝廷的体面和体制。

翻译

圣明的天子怎么能称呼自己为大将军呢?当时他要制定诏书,却不敢亲自起草,因为他觉得以臣子的名义代替君主是不妥的。皇帝拔剑起身,如果不亲自起草诏书,就会被处决。他脱下冠帽,跪伏在殿前,眼泪汹涌,请求被处死。这位古代的大臣刚正不阿,没有辱没朝廷的体面和体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大臣在面对皇帝的命令时的坚贞和忠诚。他宁愿请求被处死,也不愿以不当的方式代替君主,展现了他对忠臣节义的坚守。诗中表现了古代官员对朝廷体制的尊重和忠诚,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