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太常得赐还上海
礼乐看方改,天人策并论。
趋朝重青秩,还第宠殊恩。
壮志终麟阁,幽期且鹿门。
花明内史宅,云拥奉常轩。
湖海知龙卧,岩廊想骏奔。
何年徵贾傅,此日送陈蕃。
献赋人同病,孤吟客自存。
徒怀与书籍,空忝问词源。
夜起银河迥,秋悲玉露繁。
图南如可料,应过董生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董太常(dǒng tàicháng):指唐代文学家董思恭。 赐还(cì huán):指被赐予还职。 青秩(qīng zhì):指高官厚禄。 麟阁(lín gé):指高官显贵的地方。 鹿门(lù mén):指高官显贵的地方。 内史(nèi shǐ):指内史令,古代官职。 常轩(cháng xuān):指常住的宅第。 贾傅(jiǎ fù):指贾谊和傅玄,两位文学家。 陈蕃(chén fān):指陈寔,字蕃,东汉文学家。
翻译
送给董太常得以还职上海, 礼乐方面的改革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急忙赶往朝廷,重获高官厚禄,回到府第受到特别的恩宠。 壮志最终实现在高官显贵的地方,幽会的时刻也在高门之内。 花朵明亮的内史宅邸,云雾缭绕着常住的府第。 湖海间知晓龙的隐匿,岩廊中想象骏马奔腾。 何时能够征召贾谊和傅玄,今日却只能送别陈寔。 献赋的人都有同样的痛苦,独自吟唱的客自有心灵寄托。 徒然怀念着书籍,却空有问及词源的荣耀。 夜晚起身,银河高悬,秋天的悲伤如同玉露般繁密。 南方的景象难以预料,也许会经过董思恭的园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董思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董思恭的敬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高官显贵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家的景仰之情。整体氛围庄重而典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思考。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旋波宗丈少与予同举茂才异等盖长予四岁今年己卯为华甲重逢腊月之望其初度也内正齐眉二郎伟器叠见孙枝拜舞堂下可谓人间乐事因为古体二十韵以贺之 》 —— [ 明 ] 林大春
- 《 寄易水张兵宪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代张职方上南都孙宗伯二十二韵时张适使西边 》 —— [ 明 ] 林大春
- 《 送马郡丞之官陇右二首 》 —— [ 明 ] 林大春
- 《 平湖韩生景藩尝以素卷索书予持归海上者十年庚辰大比予弟仲子就试礼闱而生亦适计偕北上因呼童觅敝箧中卷轴依然遂作是诗书以寄之嗟乎士之遇世品题亦犹是矣一纸之书岂偶然哉 》 —— [ 明 ] 林大春
- 《 寿诗 》 —— [ 明 ] 林大春
- 《 赠顾少府顾董生舅也生于其行有渭阳之思焉请予为赋是诗 》 —— [ 明 ] 林大春
- 《 岁除寇至和吴广文五首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