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二首

纷纷灵异变昏朝,阴火随波远自飘。 龙藏函经连水府,蜃楼开市借云霄。 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沃焦。 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阴火(yīn huǒ):传说中海中的一种神秘现象,形似火焰,但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现象。
  • 龙藏函经(lóng cáng hán jīng):传说中龙藏在海底的经书。
  • 蜃楼(shèn lóu):海市蜃楼,指海上出现的虚幻景象,如城市、楼阁等。
  • 东极(dōng jí):东方的尽头。
  • 南荒(nán huāng):南方荒凉之地。
  • 沃焦(wò jiāo):沃野荒凉。
  • 百川(bǎi chuān):指众多的河流。

翻译

海上的景象变幻莫测,神秘的阴火随着波浪飘荡远去。传说中龙藏在水府中的经书,海市蜃楼在云霄中展现。星星照耀东方的尽头,山峦延伸至南方的荒凉之地。每日潮水涌来,仿佛在回应着百川的呼唤。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海上的神秘景象,通过描写阴火、龙藏函经、蜃楼等传说中的元素,展现了海洋的神秘和壮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给人以神秘而美好的感受。

俞安期

明苏州府吴江人,迁宜兴,老于南京,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世贞,世贞为之延誉,由是得名。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翏翏集》。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