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子濯足图

不濯缨,但濯足。不见沧浪清,但见沧浪浊。浊可濯兮何必清,清斯受辱浊斯荣。 君今但濯无清浊,清浊都忘志即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缨(yīng):古代帽子上的流苏。
  • 濯(zhuó):洗涤。
  • 沧浪(cānglàng):指江河湖海等水面。

翻译

题目是《钱子濯足图》。不是洗头上的流苏,而是洗脚。虽然看不到水面清澈,却看到水面浑浊。浑浊的水也可以洗净,何必非要清澈呢,清澈就受辱,浑浊反而受尊重。你现在只需洗,不必在乎水是清是浊,只要忘记清浊,心境就会平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洗脚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作者以洗脚来比喻人生中的种种境遇,提倡超然物外,不被外界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诗中的“清斯受辱浊斯荣”表达了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思想,启示人们要超脱传统的清浊之分,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