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舟歌
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
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
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
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赭桐(zhě tóng):一种树木,叶子形似桐叶,叶色赭红。 空陆离(kōng lù lí):形容景色空旷,远近不分。 越王:指越国的国王。 烽火(fēng huǒ):烽火台上燃烧的火,用于传递信息。 石氏(shí shì):指石氏家族。 珊瑚(shān hú):一种海洋生物,也指珊瑚珠。 端阳日(duān yáng rì):端午节。 酷色(kù sè):鲜艳的颜色。 不待烛龙成不夜:指花朵不需要等到夜晚才绽放,就像龙不需要等到夜晚才成形。 先红谢:指先变红然后凋谢。 攒(zǎn):聚集。 玲珑(líng lóng):精致。 芙蓉(fú róng):一种花卉。 砂(shā):花蕊。
翻译
赭桐的美丽,只有赭桐的人才能体会,山间的大舟名字空灵迷离。 越王的烽火点燃了千树,石氏家族的珊瑚散落了万枝。 整年绽放着艳丽的光芒,不需要等到夜幕降临。 端午的阳光色彩格外鲜艳,虽然是黄色的,却不愿意先变红而凋谢。 无数小花围绕着大花,精致地雕刻出芙蓉的花蕊。 一朵花绽放至少百余日,不老的秘诀在于君媚岁华。
赏析
这首诗以山大舟为主题,描绘了赭桐的美丽、越王的烽火、石氏家族的珊瑚、端午的阳光、花朵的绽放等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