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相如睨柱时,勇气一何激。 一璧虽轻微,如以国与敌。 渑池相高会,盘瓶使秦击。 颈血得溅王,闻言尽悚惕。 威信虎狼秦,御史书功绩。 知死则必勇,智士以为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相如(xiang1 ru2):指西汉时期的相如,字长卿,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汉武帝时期的御史大夫,有“相如辞赋”之称。
睨(ni4):注视,凝视。
柱时:指在柱子旁边,表示在柱子旁边的时候。
一璧(bi4):一块玉。
渑池(mian3 chi2):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渑池县。
盘瓶(pan2 ping2):古代兵器名,形状像盘子和瓶子。
颈血:指脖子上的血。
悚惕(song3 ti4):恐惧战栗的样子。
威信:声威和信誉。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的(di2):指的确,确实。

翻译

赞美古人
西汉时期的相如,凝视着柱子,勇气何其激动。
虽然只是一块轻微的玉石,却如同国家对抗敌人一般珍贵。
在渑池高地相遇,用盘瓶击败了秦国的敌人。
血溅在国王的脖颈上,听到这消息,所有人都感到恐惧战栗。
秦国的声威和信誉如同猛虎和狼,御史们记录了他的功绩。
智慧的人知道面对死亡时必须勇敢,这是明智之举。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西汉时期相如的英勇事迹,通过对相如在战场上的表现进行赞美,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将古代战争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