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
垂老心多忧,饮酒未尝旨。
上忧忧老亲,下忧忧稚子。
稚子始匍匐,其一六龄耳。
长者及九龄,已赴黄泉矣。
次者葬秦淮,下殇以疮痏。
两女亦婴孩,饥寒殊未已。
呱呱满膝前,无钱致饼饵。
我生拙经营,甘贫已三纪。
采薇成不仁,洁身累妻子。
谁使廉夫刚,鲍焦终槁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垂老(chuí lǎo):年老。 匍匐(pú fú):指孩子刚学会爬行。 黄泉(huáng quán):古代指阴间、死亡。 秦淮(qín huái):地名,古代南京的一条河。 殇(shāng):指未成年夭折的人。 疮痏(chuāng yì):古代指疾病。 膝前(xī qián):指孩子在膝盖前。 饼饵(bǐng ěr):食物。 采薇(cǎi wēi):指采摘野草。 不仁(bù rén):不仁慈。 洁身(jié shēn):保持清白无辜。 廉夫(lián fū):指廉洁的人。 鲍焦(bào jiāo):古代传说中的人名,代表贫困。
翻译
年老之时,心中忧虑重重,却未尝过饮酒的乐趣。 上忧忧虑老年亲人,下忧忧虑幼小孩子。 幼小孩子刚刚学会爬行,只有一两岁左右。 而长者已经九岁,已经去世入黄泉了。 接下来的人葬在秦淮河畔,小孩夭折因疾病。 两个女孩还是婴孩,饥饿和寒冷依然未解。 咿咿呀呀在膝前爬行,却没有钱买食物。 我一生勤劳经营,却甘于贫困已经三十年。 采摘的野草却不仁慈,清白的身心累及妻子。 是谁让廉洁之人最终贫困槁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老之人内心的忧虑和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对老年人和幼小孩子的生活境况的描写,表达了生活的无常和残酷。老者忧虑亲人的去世,幼小孩子饱受疾病和贫困之苦,展现了生老病死的无常和残酷。诗中对于贫困、疾病、死亡等主题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