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

七月廿四廿三日,广人倾都东门出。 菖蒲涧中漱寒泉,共寻郑公炼丹室。 传闻此日鹤舒翼,安期上仙就仙职。 秦皇苍苍向烟雾,东使少君求不得。 玉舄何年留阜亭,蒲花紫茸含秋馨。 越人祈子每双乳,高禖此地惟仙灵。 水帘半遮大岩口,松柏数株老猿守。 锦幡争答白花男,珍果竞怀红粉妇。 仙人拇迹履纷纷,触破苔痕生白云。 生儿我欲生高士,似我迷花不事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蒲涧(pú jiàn):指地名,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廉泉(lián quán):指地名,古代传说中的泉水之一。 郑仙(zhèng xiān):指郑和,传说中的仙人。 炼丹(liàn dān):指炼制仙丹的过程。 秦皇(qín huáng):指秦始皇。 玉舄(yù xì):古代官员的鞋子。 阜亭(fù tíng):指地名,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越人(yuè rén):古代越国的人。 高禖(gāo mǎi):指高台。 水帘(shuǐ lián):指水流落下来形成的帘状。 大岩(dà yán):指大石头。 猿(yuán):指猴子。 锦幡(jǐn fān):指华丽的旗帜。 白花男(bái huā nán):指仙人。 珍果(zhēn guǒ):指珍贵的果实。 红粉妇(hóng fěn fù):指仙女。 拇迹(mǔ jì):指脚印。 苔痕(tái hén):指苔藓的痕迹。

翻译

七月廿四廿三日,广州人涌向东门出发。 在蒲涧中漱洗着寒泉,一同寻找传说中郑仙炼丹的地方。 传闻这一天仙鹤展翅,安期上仙就职成仙。 秦始皇苍老向烟雾,东巡使者少君求不得。 何时留下玉舄在阜亭,蒲花紫茸散发着秋日的芬芳。 越国人祈求子嗣,高台此地只有仙灵。 水帘半遮大石口,松柏几株老猴守护。 锦幡争相招展白衣仙人,珍贵果实怀抱红衣仙女。 仙人的脚印密密麻麻,触碰破坏苔藓留下白云。 生儿我欲生高士,却像我这样困惑于花丛不归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寻仙的画面,诗人自蒲涧至廉泉洞寻找郑仙的情景。通过描绘仙境中的景物和仙人的行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