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石姥歌

两石湖边号公姥,状似老人何伛偻。何事双双化石来,多情不肯归黄土。 从来化石因望夫,武昌贞妇无处无。男子何因亦化石,鸳鸯相对为欢娱。 东向石公拜,汝岂谷城旧精怪。不然汉代修羊公,故向君王作狡狯。 西与石姥语,汝岂秦时采螺女。巫山十二芙蓉中,亦有望夫峰似汝。 我今学仙仙未成,愁将体魄归泉扃。他年亦欲化为石,恨无比肩一娉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石公(gōng):指石头形状像男人的石头。石姥(lǎo):指石头形状像女人的石头。伛偻(yǔ lǚ):形容人身体弯曲。黄土:指泥土。望夫:古代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贞妇:指守节的妇女。鸳鸯:比喻夫妻。狡狯(jiǎo kuài):狡猾。采螺女:传说中的美女,采集螺的女子。望夫峰:传说中的地名,女子在此等待丈夫归来。体魄:指身体。泉扃(juān jīng):指坟墓门。

翻译

在两石湖边有一对石头,一个形状像老人,一个形状像老太太,他们的身姿弯曲。为什么他们成为了一对化石,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这片黄土。传说中,化石是因为对望夫而成的,武昌没有像这对石头一样忠贞的妇女。男人又为何也化为石头,难道是为了和他的爱人鸳鸯相对,永远在一起快乐吗?我向东边的石公行礼,你难道不是古代谷城里的精怪吗?或者你是汉代修建羊公的人,曾经对君王耍过小聪明。我向西边的石姥说话,你是不是秦时采集螺的女子?巫山上有十二座芙蓉山峰,也有像你一样在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我现在学习仙术,但还未成功,担心自己的身体终将归于坟墓。也许将来我也会化为石头,遗憾的是找不到一个像我一样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以两块石头化为男女形象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和忠贞的思考。通过石公石姥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对于爱情和忠贞的向往和理解。诗中描绘了化石的形象,暗喻了爱情的坚贞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向往和不舍。诗人通过对石公石姥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于永恒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