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严州天宁寺

· 林光
官閒我亦何拘碍,又向天宁一借眠。 风雨净除三伏暑,梦魂凉浸万山烟。 窗临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断俗缘。 寄语频游严少府,几人参破野狐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官閒(guān xián):官员空闲时。
三伏暑(sān fú shǔ):指夏季三伏天的炎热时期。
梦魂凉浸(mèng hún liáng jìn):梦境中心灵感到凉爽。
木杪(mù miǎo):树梢。
仙枕(xiān zhěn):传说中仙人用的枕头。
俗缘(sú yuán):世俗的牵绊。
严少府(Yán Shǎo Fǔ):指严少府这个人物。
野狐禅(yě hú chán):指在野外修行的僧人。

翻译

作为一名官员,我也不必受到太多束缚,再次来到天宁寺借宿一宿。风雨洗净了酷热的三伏天,梦境中感受到清凉浸润着千山烟雨。窗前俯瞰树梢,枕着传说中仙人用的枕头,与世俗的牵绊被溪流隔断。留言给常来此处游玩的严少府,几人一起参悟着在野外修行的禅宗之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之外寻求清凉与宁静的心境。通过对自然与传说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作者借宿天宁寺,感受到风雨洗净的清凉,梦中体验到千山烟雨的意境,表达了对世俗牵绊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寄语给严少府,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共同探索与领悟。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追求。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