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砧(zhēn):古代用来捶衣服的工具,这里指秋天的风声像敲打衣服的声音。 岑(cén):山名,这里指江边的山。 顾盻(gù xì):回头看。 蚁(y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子,这里比喻小动物。 行吟(xíng yín):边走边吟诗。 龙光气:指帝王的气势。 凤渚心:凤凰栖息的地方,这里比喻归宿之地。 谭天:指谭嗣同,清代著名学者。 知音:知音难觅,指志同道合的知己。
翻译
送吴山人回延津 三秋的风色急促,寒意袭人如同敲打衣服的声音,江面上飞舞的云朵仿佛依恋着那座古老的岑山。 我轻轻拂去衣袖上的尘埃,回头看时,一只青色的乌鸦正在向我投来目光,我抬起酒杯,绿色的蚂蚁在杯口上跳动,我边行走边吟唱。 在夜晚,金银色的光芒能够辨识出龙的气势,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与凤凰栖息的地方有着紧密的联系。 不要让谭嗣同的言论惊扰整个海内,儒家门派本来就应该珍视志同道合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吴山人的情景,通过描写秋天的风声、江边的山水、飞舞的云朵、青乌、绿蚁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知音的珍视和对归宿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归途的思考。整体氛围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三 》 —— [ 明 ] 林熙春
- 《 怀黎丽阳谏议因季弟司理却寄以识遐思 》 —— [ 明 ] 林熙春
- 《 过虔州即席呈李中丞 》 —— [ 明 ] 林熙春
- 《 观察任养弘奉使入贺依韵二首 》 —— [ 明 ] 林熙春
- 《 题任公祖孙枝启瑞册二首代家君 》 —— [ 明 ] 林熙春
- 《 韩山行送弄令公之华州 》 —— [ 明 ] 林熙春
- 《 寿黄玉田 》 —— [ 明 ] 林熙春
- 《 午日送九虚丈还朝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