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乡僧自钱塘来访诗以赠之

· 林光
万种尘缘坐未消,山僧何处觅根苗。 消磨日月惟林谷,斟酌乾坤看斗杓。 尺帻尚堪韬黑发,夷途终见悟清宵。 欲知吾道难言妙,试向虞廷听凤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万种尘缘:指种种尘世纷扰;根苗:指佛性本源;消磨:消除;斟酌:考虑;乾坤:指天地;斗杓:指斗和杓,古代衡量器具;尺帻:古代官员的帽子;夷途:通向佛道的道路;悟清宵:指领悟清净的道理;虞廷:指古代传说中的虞舜之廷;凤韶:指凤凰和韶乐,比喻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音乐。

翻译

种种尘世纷扰依然存在,山中僧人何处寻找佛性本源。消除日月间的一切,沉思考量天地间的衡量器具。即使头戴古代官员的帽子,走过通向佛道的道路,最终领悟清净的道理。想要了解我所修行的道路难以言喻之妙,不妨去虞舜之廷聆听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道修行的思考和领悟。诗中通过对种种尘世纷扰的消除,以及对天地间衡量的思考,表现了对清净道理的追求。诗人以山中僧人的形象,描绘了修行者在世俗纷扰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过程,最终领悟到道路的高深难测。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道的谦逊,认为自己的修行之妙难以言喻,需要向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音乐汲取启示。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清净道理的追求和对修行之路的虔诚。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