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京兆北堂将赴试院用旧韵呈诸同事四首

· 林光
天闲十二近山眉,骏骨吾将一顾之。 大府虚堂淹此日,白云高帽去何时。 文衡有旨惭公剡,秋兴无端寄小诗。 聚首传杯休谢醉,酒中真味少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京兆(jīng zhào):古代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的旧称。 北堂(běi táng):指在京兆北边的堂院。 将赴(jiāng fù):即将前往。 试院(shì yuàn):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 韵(yùn):指诗歌的韵脚。 大府(dà fǔ):指官府。 淹(yān):拖延。 文衡(wén héng):指文学。 旨(zhǐ):指旨意、意旨。 公剡(gōng yàn):指官职。 秋兴(qiū xīng):指秋日的情怀。 寄(jì):寄托。 聚首(jù shǒu):聚在一起。 传杯(chuán bēi):传递酒杯。 真味(zhēn wèi):真正的味道。

翻译

天空宁静,十二座山峰近在眉梢,我将一眼看过去。 在京兆北堂,我虽然骏马般的身姿,但却无人留意。 在大官府的虚堂里度过这一天,白云高高飘起,不知何时才能离去。 文学之中有深意,让我感到惭愧自己的无知,秋日的情怀却无端地寄托在这小诗里。 我们聚在一起,传递酒杯,不必感谢酒醉,其中的真味却少有人能领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参加科举考试前的心境。他感叹天空宁静,眼前的山峰近在眉梢,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他自谦地表达自己的无知和对文学的敬畏,以及对秋日情怀的寄托。最后,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珍视,暗示着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被少数人所理解。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学识和情感的思考。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