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余册岷府曾过茶陵兹冯使君招饮即席呈谢时使君初任也
皇华曾此度湘流,此日重经太乙楼。
桐叶三年封帝子,萍踪千里晤君侯。
风临夏屋劳前席,云拥春台解敝裘。
圣主恩深投不远,长沙东望即瀛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岷府(mín fǔ):古代地名,指今四川省一带
茶陵(chá líng):古代地名,指今湖南省茶陵县
太乙楼(tài yǐ lóu):古代楼阁名,传说中位于天上
桐叶(tóng y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树
帝子(dì zǐ):帝王的儿子
萍踪(píng zōng):水草漂浮的痕迹
君侯(jūn hóu):指高官显贵
夏屋(xià wū):夏天的屋子
春台(chūn tái):春天的台阶
裘(qiú):皮袄
圣主(shèng zhǔ):指皇帝
长沙(cháng shā):古代地名,指今湖南省长沙市
瀛洲(yíng zhōu):传说中的仙境
翻译
曾经我游历过岷府,曾在茶陵一游。今日再次经过太乙楼,
桐叶飘落,已有三载,帝王之子被封。
在千里之外,与高官显贵相遇。
风吹拂夏屋,劳累前席,云围绕春台,脱下破旧的皮袄。
皇帝的恩宠深厚,投来的目光并不遥远,长沙向东眺望,便是瀛洲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过岷府和茶陵后,再次经过太乙楼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桐叶、帝子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传说的向往和感慨。通过描写风、云、春台等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最后以长沙东望瀛洲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仙境般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 —— [ 明 ] 林熙春
- 《 无题五言绝四首 》 —— [ 明 ] 林熙春
- 《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二 张籍 》 —— [ 明 ] 林熙春
- 《 刘养旦先生诸子即讲院祀先生余谪茶陵借宿赋五言近体为谢并得流字 》 —— [ 明 ] 林熙春
- 《 送假生道人归大华山访师用渠别韵 》 —— [ 明 ] 林熙春
- 《 又和立春有事太庙 》 —— [ 明 ] 林熙春
- 《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五次玉田古风 》 —— [ 明 ] 林熙春
- 《 和镛州八景有序金溪夜月 》 —— [ 明 ] 林熙春